丨吃好早餐,真的很難丨 - 風物君語 - 還是那句話 一日之計在於晨食吶! ▼ 過去的一年,你有好好吃早飯嗎? 不如跟着風物菌從北到南,看看疆域遼闊的中國,大家都怎麼吃 ▲ 中國早餐地圖圖鑑。繪/Q年 北北北北北 生在北方,吃飽,很是重要。一份個大量足的早餐,是新一天元氣滿滿的開始。 ▲ 吃了早餐,大力出奇跡哦~圖/網絡 天津人的主流早餐,就四個字兒——煎餅餜子! 對待煎餅餜子,天津人從不濫情,最吃香的永遠是 “雞蛋、餜子、餜箅兒、綠豆麪兒”的組合,這讓其他食材躍身成為天津晨食界的黑馬,難上加難。 ▲ 攤啊攤啊~我的驕傲放縱~圖/網絡 不比餜子、餜篦兒均分天下的坦然從容,後起之秀烤腸、豆皮、榨菜、辣條無不枕戈待旦、滿心歡喜地等待食客的召喚,可任憑他們再花枝招展,純綠豆麪皮兒還是最有資格稱霸江湖的老味兒,加了烤腸和辣條的,盡是異端。 當然,煎餅餜子也不能承包天津人的一年365個清晨。“漿子餜子老豆腐,窩頭大餅鍋巴菜,雲吞卷圈麪茶,來碗羊湯就燒餅”,天津晨食界,雖一家獨大,卻也不至於唯我獨尊。 ▲ 這裏面,有多少天津美食是早餐?圖/網絡 山東的早餐亦是如此。饅頭、糝湯、油條、鍋餅、榨菜……但名聲最響的,還是煎餅。 “煎餅卷大葱”,甚至成為山東人的外交標籤。和煎餅果子一樣,煎餅界,也有自己的分層。麥子、玉米、高粱、地瓜都能做皮兒,酸煎餅、菜煎餅、滾煎餅、糖酥煎餅各有屬地,最重要的是能卷一切。 ▲ 看出煎餅和煎餅果子的烙制區別了嘛?圖/網絡 微甜的葱和鹹香的豆瓣醬在打開的煎餅懷中撞出原始的經典之味;豬油泡煎餅再來點兒醬油,就着鹹菜疙瘩,艱苦歲月的回憶盡在其中;煎餅卷饊子與空手撕煎餅棋逢對手;要是給煎餅塗層花生油再卷點白糖,那怎麼説也算半個山東人。 ▲ 好想吃煎餅啊!圖/網絡 總有一些晨食是“甲之蜜糖,乙之砒霜”,比如北京的炒肝兒,再比如河南的胡辣湯。 炒肝兒裏的豬腸和豬肝的味道能有多美妙,就有多“騷臭”。 ▲ 呃......這樣的炒肝兒,你會愛嘛?圖/網絡 裹着醬色膠狀物的炒肝兒在它的伯樂看來,是“肝香腸肥,味濃不膩,稀而不澥”的珍品。一碗地道的炒肝兒裏,須有半寸長的腸塊兒,菱形的鮮肝,細密的蒜粒兒不説,還得稀稠適中,盛在3寸墩子碗兒裏,單手五指拖碗,轉着喝下,不用勺筷盡數溜下肚。 ▲ 對!就是這樣!圖/網絡 講究是炒肝兒的靈魂,洗不乾淨的內臟和用消毒液過分涮洗的內臟,都不合格。不是增加了炒肝兒的騷臭,就是讓“衞生球”的味道侵入其中,遇不上好廚子,炒肝兒就是晨食魔鬼。 至於屢屢被“網友評為最難吃早餐”的胡辣湯,不佳的賣相將一批食客拒之門外後,又因質感像“鼻涕”、滿口胡椒味遭到另一批食客的唾棄。 ▲ 胡辣湯的口感,如何?圖/網絡 但對愛它的人,尤其是河南人來説,胡辣湯就是湯汁濃郁,香辣可口的早餐基本款。沒有特定配方暗示着滋味無窮,日日創新。與油條、包子、鍋盔,千層餅、葱油餅均可匹配,要是和豆腐腦“兩摻”,一白一醬的應和不僅美顏,還降低麻辣度,更為適口。 ▲ 一把木勺,一鍋湯,這很河南!圖/網絡 山西人愛吃麪,湯麪也確實是山西的晨食主流。但一頓像樣的山西早餐,其實不在於必須有面,而在於不能無湯水。 ▲ 金黃的小米粥裏,有家的味道!圖/網絡 饅頭花捲要配上小米粥才叫完整,香濃的油茶搭着麻葉總是得宜、糝糝就着烙餅、蛋湯配着包子、糊渣渣和油旋也可以一起、羊肉不是泡在頭腦的濃湯裏,就是躺在泡饃的碎片上…… ▲ 明早一起去吃麪吧!圖/網絡 在山西的清晨,幹啃,是無敵的辛酸。但只要帶湯,光是聽着就有融融暖意流遍全身。 在黃河的那頭,陝西的清晨餐桌,是饃的主場。 ▲ 這湯汁和肉質,風物菌已經受到了一萬點的暴擊!圖/網絡 肉丸胡辣湯就着白吉饃入口的滿足,和肉夾饃配丸子粉絲湯的適口,是同一級別的豐盛;千層牛肉餅的滾燙、擀麪皮夾饃的清爽、菜夾饃、八寶辣醬夾饃、羊肉泡饃、豆花泡饃……説是無饃不陝西,一點也不誇張。 即便蘭州拉麪館開遍全國,蘭州人,也只認蘭州牛肉麪。 “扎一碗牛大”是清晨補充能量的開始。 ▲ 你敢説你不喜歡嗎?圖/網絡 “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”熱氣騰騰,筷子往碗裏一撈,彈跳的麪條配着牛腱子的芬芳,“師傅,下個大寬,面多些,辣子多些”,在門口排隊年輕漢子的點菜聲中,半碗牛大眨眼下肚,嗝~“滿福”得很。 ▲ 寧夏的面身等級。圖/網絡 同為西北,銀川的晨食與蘭州面貌相似。只是比起牛肉麪,羊雜碎和羊肉面更得人胃。滿滿當當的一海碗裏,切成碎丁或薄片的三紅(心、肝、肺)浸在湯中、細絲長條的三白(腸、肚、頭蹄肉)冒出尖兒來,丁是丁卯是卯。若是再配上一塊茴香餅,吃到肚皮鼓鼓,堪稱絕妙。 |